中社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做客人民网与社工网友互动

时间:2016-03-22   点击:3189

中社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做客人民网与社工网友互动赵蓬奇理事长做客人民网.png

中社基金会理事长做客人民网 

2016年3月21日下午,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吕晓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现将赵蓬奇理事长与社工网友互动交流的内容整理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吕晓莉、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先生来到了人民网强国论坛,就社会工作发展、特别是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接受大家的提问。 

 赵蓬奇:各位网友好,我是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

主持人:吕司长、赵会长,我了解到,今年3月15日是第十个国际社工日,请问国际社工日到底是一个什么节日?

0.jpg 

赵蓬奇:好的,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要介绍国际社工日,首先要介绍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英文简称IFSW),这是一个联系世界各国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国际性权威组织,1956年在德国慕尼黑成立。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是当今唯一的也是最富权威的社会工作者国际组织,取得了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地位,向联合国纽约总部及一些国际组织派有常驻联络代表。目前,拥有近90个成员国,在全世界五大洲拥有近50多万名注册社工会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于1992年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成为其正式会员。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通过国际合作与行动,特别是就业标准与规范、培训与训练、职业道德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在国际层面上与国际性组织、各国政府或是相关机构建立关系,在社会福利领域提供社会规划、社会行动和福利计划等专业帮助。

    2007年3月27日,在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成立50周年之际,该组织主席大卫•琼斯博士倡导发起“第一个国际社会工作日”,并与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盟(IASSW)一起举办了庆祝活动。2008年8月,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IFSW)在一年一度的全体会议上作出决定,每年三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二为“国际社工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主题。2016年3月15日是第十个“国际社工日”。  

主持人:刚才正好吕司长谈到了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的状况。在这里我想问下赵蓬奇理事长,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是一家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赵蓬奇:好的。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是2011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以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以“发展社工,普惠民生”为宗旨,以全国性、行业性、联合性为特点,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重点为发展社会工作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证;为开展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公益活动和公益项目提供支持与保证。目前,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已设立40多支专项基金,覆盖老年、儿童、婚姻、家庭、社区、社工奖励、文化与体育、心理健康、康复医疗等多个领域,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公益项目的开展,对各类人群提供公益帮扶和支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下一步,基金会将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特别是助力社会工作在扶贫济困中的专业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好的。谢谢赵会长。我了解到,您长期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前身为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担任职务,那我国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发展的情况如何呢? 

     赵蓬奇:好的。谢谢主持人。应该说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是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从弱到强,全国范围内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发展到455家;另一方面,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少到多,全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增长至4686家。我觉得,社会工作行业组织重点履行两方面职责:一是履行好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职责。广大社工行业组织主要发挥好行业规范、行业协调、行业自律等作用,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履行行业服务职责,及时向政府部门表达社会工作行业诉求,维护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规划指导、项目推介、信息发布、行业评比等服务,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履行行业发展职责,深入调查研究社会工作行业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行业发展意见建议,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研制。二是履行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职责。主要是团结凝聚广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主动承接社会服务,以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三社联动”为切入点,有效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社工贴近群众、扎根基层、反应灵活、专业对路的优势,推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同时,有效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扩大社会参与范围,壮大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广大社工行业组织应该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突破束缚,敢于迎接挑战,为社会工作发展夯实好根基。特别是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社会工作宣传推广力度,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行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主持人:这里有一位名为“一个社会工作机构负责人”的网友的提问,他想了解一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情况,具体情况如何呢?  

赵蓬奇: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政府购买服务是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扩大社会服务供给、提升社会服务个性化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手段。2012年民政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文件为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目前,中央层面用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主要是中央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以及民政部本级福彩公益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等,各地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据我了解,2015年,全国各级政府在社会工作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了26亿元。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政府购买服务的全面深入推开也需要一个过程。广大社工机构的生存发展,既需要各级政府不断扩大购买服务的规模与范围,也需要社工机构增强“造血”意识和功能,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塑造自身的服务品牌和竞争优势。  

主持人:好的。谢谢吕司长、谢谢赵会长。相信有广大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参与,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将进一步感受到温暖和爱的力量。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赵蓬奇:谢谢!再见!                               (中社基金会宣传部供稿)